創櫃板 今年拚70家登錄【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2014/02/19】
櫃買中心規劃的創櫃板,成立以來已協助十餘家微型企業籌資,今年度計劃將達到70家的企業登錄。
台北大學會計系教授張仲岳指出,創櫃板讓有創意的微型企業,得以募集資金,並以積極方式輔導這些有意參與創櫃板的公司,建立更為健全的會計及內控制度,以適度地保護投資人的權益。
張仲岳分析,櫃買中心為確認申請公司具有足夠的創意,將委任五位具有申請公司所屬產業專長的審查委員進行評審,須有經過半數審查委員同意,才能認定該申請公司具有創新創意。
創新創意審查通過之後,申請公司須參加公設聯合輔導活動。該聯合輔導機制,是由櫃買中心結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及會計師事務所所提供的專業資源,以輔導公司建立會計及內部控制制度、加強行銷及法制作業等。
輔導期間原則上不超過二年,除非櫃買中心有合理原因者,始得延長。在接受輔導之後,受輔導公司在登錄創櫃板之前,必須辦理現金增資,以測試受輔導公司是否具有市場認同度。
櫃買中心另有委託專業的股務代理機構協助受輔導公司辦理登錄創櫃板前現金增資之股務作業,以節省公司的籌資成本。
在成功登錄創櫃板後,企業須持續接受聯合輔導機制的輔導。創櫃板公司得視其資金需求,經由櫃買中心檢視後,依相關規定辦理現金增資,但原則上每年不得超過1,500萬元。
此時現金增資由員工依一定比例優先認股,其餘由公司現有股東依持股比率分別認購。倘若員工及現有股東有放棄認購的股份,公司得經櫃買中心同意後洽由特定人認購,否則應全數提出透過創櫃板供一般投資人認購。
另外,公司登錄創櫃板期間,不得超過三年,以期加速創櫃板公司之成長,並進而辦理公開發行、登錄興櫃及最終申請上市櫃。
張仲岳認為,創櫃板確有幫助有創新創意的企業,得在免辦公開發行之前,即有機會向投資大眾取得資金;亦可接受免費之聯合輔導機制,以提昇企業本身的會計及內控制度;又可提高企業本身的知名度及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