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位置|首頁|聯絡我們|註冊會員
  • 郁傑簡介
  • 產品服務
  • 訓練課程
  • 見證分享
  • 專業團隊
  • 郁傑之友互聯網
  • 聯絡我們
在這裡插入圖片名稱
在這裡插入圖片名稱
在這裡插入圖片名稱
財稅新知 /Subject
  • - 會審財稅新知
  • - 郁傑營創知識分享
  • - 創櫃板
  • - 二代健保
  • - 媒體報導
  • - 106年新法規
郁傑營創知識分享
  • 2015.10.14
    加速成功的聰明捷徑更多
      前言
      我們週遭有些聰明人或組織努力不懈,但成就有限;叧有些條件相當的朋友或企業卻能在短期內脫穎而出
      、創造出非凡的成就,甚至能一再的成功。差別在那裡呢?
         美國網路創業家暨記者申恩史諾(Shane snow)經過長期的訪談、分析與研究,找出了快速成功案例共同
      的水平思考模式,他稱之為「成功捷徑」(Smart Cuts)。他認為:我們做事若能突破傳統,找出可以縮短
      成功的路程就可以獲得更多;運用借力使力的方式,我們可以同樣努力得到更豐碩的成果;適度創造成長動能
      ,蓄稹能量,以簡馭繁,設定遠大的目標,我們就可能掌握機會一飛沖天。以下摘錄申恩所主張的加速成功秘訣,
      並擧出國內外相關實例提供參考。
      聰明捷徑的九大原則
      駭上階梯:聦明捷徑常常不是靠一步步的爬上階挮,而是設法迂迥前進,找到其他聰明方法或轉換模式,以
      駭客思維與積極的創新行動,直接更換路線以實現夢想。申恩認為許多傑出的美國總統如甘迺迪、艾森豪、
      雷根等的成功路徑都屬此類,都是經由努力與表現,並且懂得把握適當時機轉換跑道才能加速達成目標。國內許多
      沒有行政經驗的民選縣巿長或民代,也常常是因為遵循此原則才能快速成功。
      大師調教:適當的良師益友指導訓練與相互信任的師徒情誼可以減少錯誤,加快成功達陣的速度。所謂名師
      出高徒,這在藝術或科技的學習傳承上相當明顯;而新創事業或小企業業主常常需要過來人或顧問的輔導與
      經驗分享,目的也在於減少重複走寃枉路,加速創業獲利。
      快速回饋:記取教訓,善用回饋,及時調整方向與做法,可以減輕失敗風險,提升成功機率。美國NBA籃球
      巨星麥克喬登職籃生涯中也曾輸掉三百場比賽,但是他能從每次失敗中檢討改進,終能締造豐功偉績。
      利用平台:巧妙運用省力的工具與環境,廣泛運用平台優勢,借力使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幫助人們不
      需重複工作,就能創造更好的成果。擧例來説,近幾年手機APP蔚為風行、如何掌握手機平台來接觸廣大的客戶、
      已經成為企業策略的重心;另外、政府為了協助中小企業,用心打造了許多輔導平台,包括經濟部的研發或服務創新
      補助機制,財政部協助新創事業籌資的創櫃板,或知名大學的創新育成中心等,都是中小企業可以活用、強化創新果效
      的輔助平台。
      掌握潮流:仔細觀察產品、大眾好惡、或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主動尋找並掌握機會,在最好時機當機立斷,
      像衝浪手一樣精準站上浪頭,常常可以把握天時地利,一戰成名。電子商務與網路社群的出現成就了許多懂得掌握潮
      流的成功人士或企業(例如亞馬遜的Bezos, Google、臉書等),都是可為佐證的成功案例。
      廣結人脈:了解他人的需要,努力拓展人脈,與超級連結者建立廣泛的人際關係,以無私的付出來共同創造互
      利的成果,通常可以自助人助,於關鍵時刻發揮效果,大大提高成功機率。隨著網路效應的興起,Facebook、Line、QQ
      等便捷的通訊軟體,已經成了個人或企業廣結善緣的重要工具,絕對不容忽視。
      創造動能:持續的成功必須不斷的創造進步的動能,絕不能於成功後就停止前進,否則成功快感後隨之而來的
      空虛沮喪將導致前功盡棄。全球首富Bill Gates與國內知名藝人孫越等,都在退休後轉換跑道,成立基金會成為慈善家,
      持續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正是本項原則的美好實踐。
      化䋷為簡:想要有突破性的成就,運用簡化原則,專注於基本的重點,經常是可㫘導致成功創新之關鍵。
      這幾年引領風騷,開創資訊電腦業傳奇的蘋果iPhone、iPad等,就是賈伯斯簡約設計思考理念的極致詮釋。
      十倍思考:擁有遠大的成功願景,懷抱十倍的夢想,才能凝聚支持者,運用更多的勇氣與創意,打破傳統,逼
      出更好更聰明的成功捷徑。1960年代,美國總統甘迺迪成功送人上月球,就是不畏艱難,以十倍願景激發全民
      共同參與而成就大事的成功故事。
      結語
         成功的定義見人見智,有人一心一意追求名利,有人尋求認同或成就感,叧一些人則以服務社群,救助
      貧弱為目標。無論您屬於何者,認真思考運用聰明捷徑來挑戰成規,加速成功腳步,創造更高的人生價值,絕對是
      值得我們費心學習的功課。建議個人與企都能學習活用成功原則來解決問題,迅速產生突破性的變化,讓生活更有
      意義,世界更美好。


     
     
      (本文刊登於2015年10月6日工商時報,作者洪瑞浩,郁傑營創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
      

  • 2014.04.29
    電子發票導入之評估(一) --企業資訊化程度與電子發票導入模式更多

    電子發票導入之評估(一)
    --企業資訊化程度與電子發票導入模式


    蘇寧瑜 / 寶佑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
    郁傑營創顧問公司管理顧問
     (本文已發表於2014年4月26日寶佑會計師事務所部落格)

     
    「你的公司已導入電子發票的同學請舉手。」八十多位學員只有兩個人舉手?怎麼會這樣呢?有人說財政部雖然提供「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以下簡稱「整合服務平台」)供企業免費使用,但對企業來說並非完全免費。其中一個原因是加入電子發票平台後,所衍生的ERP系統修改費用。先來瞭解企業資訊化程度與電子發票導入模式有何關係?
     
    「電子發票」與「電子計算機發票」不同,它是以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方式開立、傳輸或接收之統一發票。電子發票應用涵蓋企業對消費者(B2C)、企業對企業(B2B)及企業對政府(B2G)等三類。目前只要經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核准營業登記之營業人,即取得使用電子發票之資格,不限定行業別。免除向稽徵機關申請營業人電子發票資格,方能使用電子發票的繁複程序,即由「申請制」改為「主動核定制」。
     
    營業人至整合服務平台註冊,再依據本身的資訊化程度,選用Web架構(依整合服務平台提供之服務)或是AP架構(依ERP系統的功能)介接平台,以進行發票開立或接收作業。B2B電子發票的應用主要分為Web to Web、AP to Web和AP to AP等三種作業方式,B2C則是AP to Web。AP to AP適合買方、賣方均具有資訊整合能力,可以ERP-to-ERP進行電子發票開立、接收等作業。若買方、賣方資訊整合不易,宜採用Web to Web方式,AP to Web則是其中一方資訊不易整合。
     
    所以,營業人可依本身之資訊作業能力與交易習慣,指定整合服務平台、加值服務中心或自有之電子發票系統作為開立、接收電子發票之系統。營業人原本經稽徵機關核准使用其他種類發票(三聯式、二聯式、收銀機、電子計算機等統一發票)之資格,營業人仍可使用該類發票之字軌號碼開立傳統發票,無須且不可上傳至整合服務平台。只有使用電子發票專用字軌所開立的發票才必須上傳。
     
    又有一次,有位學員反應導入企業對消費者(B2C)電子發票的門檻其實很高。因電子發票是要中獎才會郵寄實體發票予消費者,為預防業者侵吞中獎發票,曾經規定B2C業者必須繳交保證金。對多數為小型或微型企業的網購業者而言,形成極高的導入門檻。後來為了降低電子發票使用門檻,將保證金從原先的300萬、100萬降到現在的取消。所以這個門檻沒有了!
     
    下一篇,將評估電子發票對會計、稅務作業的影響,請期待!
  • 2014.04.29
    電子發票導入之評估(二) --電子發票對會計、稅務作業的影響更多

    電子發票導入之評估(二)
    --電子發票對會計、稅務作業的影響

    蘇寧瑜 / 寶佑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
      郁傑營創顧問公司管理顧問
     (本文已發表於2014年4月27日寶佑會計師事務所部落格)

    印有統一編號之紙本電子發票是合法會計憑證,如遇紙本模糊情形,營業人可直接以工商憑證登入整合服務平台查詢發票資訊。也可依據「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於記帳憑證載明憑證字軌號碼,免黏貼紙本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申報時,可以自「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以下簡稱「整合服務平台」)下載進、銷項發票資料,匯入至營業稅申報軟體,轉成媒體申報檔,交給專業代理人(會計師、記帳士)或自行進行營業稅申報作業。簡化人工逐筆輸入進、銷項發票明細的作業時間。
     
    導入電子發票後,前端發票開立、作廢、銷貨退回、銷貨折讓等資訊已經透過網際網路傳輸到營業人後端ERP或是財務會計系統,同時也已經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備份,所以,營業人已經可以不用保存紙本。
     
    為提高營業人使用電子發票意願,「稅務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102 年 11 月 25 日)
    規定,電子發票有下列情況免予處罰:
    
    
    § 第15條第2項:
    開立電子發票之份數占該期申報開立統一發票總份數之比率在5%以上之營業人,
    其少報之銷項稅額占該期全部銷項稅額之比率在7%以下者。接收電子發票之份數
    占該期申報進項統一發票總份數之比率在5%以上之營業人,其多報之進項稅額占
    該期全部進項稅額之比率在5%以下者。
    
    § 第16條:
    營業人開立電子發票,每張所載之銷售額在新臺幣2,000元以下、銷售額較實際銷售
    額短(溢)開新臺幣2,000元以下或營業稅較實際營業稅短(溢)開新臺幣100元以下。
     
    不過,就算營業人有心導入電子發票,若交易對象不願配合開立、接收電子發票,營業人將需執行雙軌作業,即紙本發票及電子發票並行,反而是多了一種開立發票的方式,造成會計及稅務作業複雜。

  • 2015.04.08
    如何因應高齡化的社會更多
    如何因應高齡化的社會

    (本文已刊登於2015年3月19日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
                  作者為郁傑營創顧問公司顧問 洪瑞浩先生
     
    包括台灣在內,隨著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和壽命的延長,人口老化已經是先進與開發中國家勢不可擋的趨勢,也將為各國帶來愈來愈嚴峻的經濟壓力。運用全球化的利益、促進創新與自動化、推動產業發展、縮減貧富差距、倡導晚退休、引進外國移民、鼓勵人民終生學習等都是可行的解決方案,也是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艾茲拉提(Milton Ezrati)在他的新書《晚退休時代》(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中所探討的主題。
    以下摘錄該書重點並針對國內現況引申可能的應用。     

    高齡化社會的影響:一般而言,人口老化對國家社會的不利影響將包括:

    • 少子化造成勞動力不足,提高生產成本。
    • 形成內需市場萎縮,減緩經濟成長。
    • 為解決勞力不足的全球化發展將促進國際資金流動與投機,造成產業外移或淘汰,形成金融動盪與社會不安。
    • 政府的老人照護與社會福利負擔日益沈重。
    • 貧富差距擴大、基礎建設、城鄉開發與產業發展需求更急迫。
    • 大量引進移民造成中低階層失業,文化與貿易全球化的管理與社會衝擊大
    • 教育訓練與學習的需求質量俱增。
    • 形成失業,拉低薪資水準,降低平均生活水準。
    如何因應

    面對上述高齡化社會的衝擊與全球化經濟環境的轉變,個人、企業與國家應如何因應呢?整合米爾頓的見解與筆者看法,建議大家可以採行下列的做法:
    一、個人面:

    • 儘早展開退休規劃,努力儲蓄養老。
    • 多投資於教育,持續學習新技能以面對改變。
    • 保持健康,延緩退休,持續貢獻經驗能力。
    二、企業方面:
    • 積極投資於創新研發,提高生產自動化以減輕人力需求。
    • 企業內建構幼兒照護體系,鼓勵婦女就業。
    • 針對資深員工的體力狀況實施彈性工時、持續實施教育訓練、延後員工退休年齡以提高老年勞工的參與率。
    • 運用外來移民來補充不足的勞動力,有效整合並教育移民勞工,促進文化融合,提升全員生產力。
    三、政府與國際組織:
    • 以有效政策鼓勵企業創新、推動環保、促進產業調整轉型,提高產品服務的附加價值。
    • 促進國際貿易全球化與跨國合作、國家間簽定貿易互惠協議,強化國際產業分工與國際經濟合作。
    • 建構完整的老人照護與社會福利制度以穩定社會,減輕年輕人的照顧長者壓力,提高少壯人口的生產力。
    • 制定激勵政策與實質誘因以提高婦女就業率,增加勞力供應量。
    • 強化技職教育與失業轉業輔導,提高勞工與知識人力的生產力。
    • 穩定經濟,持續金融改革,促進經濟繁榮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 2014.04.08
    Q&A:如何決定企業的安全現金餘額?更多
                
    如何決定企業的安全現金餘額?
    蘇寧瑜 / 寶佑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
             郁傑營創顧問公司管理顧問
     (本文已發表於2014年4月5日寶佑會計師事務所部落格)
     
        「請問安全現金餘額如何計算?」常有學員詢問此類問題,茲以家庭的緊急預備金來對照說明。
     
        為了防止收入來源突然中斷,或突然發生醫療等重大支出影響全家的生存,必須持有緊急預備金因應。那麼緊急預備金應該多少才夠?一般會建議以3~6個月的家庭支出為基準。不過,仍然需要依目前的財務狀況、年齡、市場景氣等因素調整估算。
     
        企業也有類似緊急預備金的預防性餘額(或稱「安全現金餘額」)。因為未來的現金流量通常不容易準確地預測,故公司必須持有若干現金以備不時之需,而現金流量的可預測性會隨著公司和產業的不同有所改變,如客戶組合、收付款條件、短期融資能力等。
     
        雖然現金流量不容易預測,但持續地測試、調整影響現金流量的各項因素,必能提高現金流量預測的準確性,也能找出影響現金流量的作業流程進行改善。當現金流量預測愈準確,現金的安全餘額就可以逐漸減少。
     
        除了上述所提「安全現金餘額」,公司持有現金的主要目的,還包括滿足貨款、員工薪資等日常營運支出的交易性餘額;基於投機性動機而持有現金,以便能及時掌握「機會」,如預期原料將漲價事先進料,或因利率或匯率的變動對公司有利想賺差價。若企業與銀行簽有補償性餘額協定,就需在銀行存款帳戶中維持一定的餘額。關於「交易性餘額」將在另一篇文章再探討。


     

    連結最新課程:http://www.u-accounting.com/course/display/260/42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uaccounting
    電話:02-23211681    傳真:02-23210338
     
  • 2014.04.21
    新創企業業主和財會主管看過來!更多

                            新創企業業主和財會主管看過來!
     
    「為什麼我們公司明明賺錢卻還是要常常跑3點半?」

    「如何決定企業的安全現金餘額?」

    「財務和會計如何分工?」

    「老闆不重視財會該怎麼辦?」

    「公司股東合買的不動產該如何處分?」

    「股東往來是否需要計算利息?」

    「電子發票有何好處?如何申請?」

    「非公開發行公司如何因應iFRS ?」

    「創櫃板的申請門檻好像並未如宣傳的低?」

    「政府有什麼真正低門檻的創新創意補助可申請?」

    「除了成本以外,定價還需要考量什麼因素?」

    「有沒有適合新創企業使用的簡易資金管理與現金管理軟體?」
     
    以上這一連串的問題都來自參加今年2月25日,在板橋新北市工業會所擧行的「企業現金流管理」訓練課程的企業學員們。這些深入的實務問題也讓當天主講的郁傑營創顧問公司的三位授課老師(包括劉郁純會計師,蘇寧瑜會計師和洪瑞浩顧問)留下深刻印象;原來新北市的中小企業的業主或財會人員的財會知識都巳具備相當的水準,沒有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的老師可能還不容易過關哩!


    有意願學習如何建構財會制度、亟欲強化財務自主能力的擬創業人士、新創企業業主和財會主管,請連結郁傑營創顧問公司網站最新課程:
    http://www.u-accounting.com/course/display/260/42,
    或來電:02-23211681,了解課程詳情並確認報名。
  • 2013.04.22
    ERP財務系統導入實務~總帳篇更多
    ERP財務系統導入實務~【總帳篇】
    作者:郁傑營創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蘇寧瑜 
     
    ERP系統使許多原本屬於會計功能的機械性作業,改由前端作業人員及ERP系統功能取代或整合。財會人員應重新思考其角色定位及所能發揮的功能,以便對企業產生具附加價值的貢獻。且目前有一種趨勢,專業的資訊系統逐漸由該領域的專業人員直接設計出來,尤其在財務會計這方面。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認為:「如果電腦是工具,決定如何利用是使用者的責任,他們必須學著承擔「資訊責任」。即是要問:完成目前的工作,我需要什麼資訊?向誰索取?用什麼方式得到?什麼時候拿到?我欠誰什麼資訊?這種資訊的型式是什麼?什麼時候應該交給他?不應該仍期望技術專才來解答這些問題。」
     
    單一的會計總帳系統,只能作出歷史資料的整理報告,說明財務狀況和營業結果,提供資料給政府機關、貸款銀行、股東會參考,無法提供更多的資訊作為績效提升的參考。管理階層如需即時的決策參考資訊,須透過ERP整合公司內採購、生產、銷售、人事、財務各部門之資訊需要並做整體性處理。
     
    會計總帳電腦化應建立之基本觀念彙列如下:
    一、要有事前規劃之觀念:
    較重要者包括會計期間之設定、會計科目、傳票號碼的編碼方式等。這些項目必須於事前加以規劃及決定,且不得在中途加以更改,否則對會計作業會有很大的麻煩。
     
    二、要有一套可行之會計制度
    在整合程度高的ERP系統中,總帳系統不僅可處理總帳交易,亦可整合其他系統之交易,使總帳及明細帳有完整之勾稽資料,故公司要先制定會計傳票的彙整方式,如按交易類別、按日期彙整、逐筆交易各自產生會計傳票等,及前端交易錯誤發生時,傳票作廢或調整之相關處理程序等。
     
    三、部門代碼規劃及建立:
    如部門代碼,目的在執行責任中心作業,公司若有此計劃應先設定政策,部門代碼應簡化不必太細分。各部門各項費用分攤方法亦需先設定。責任中心制度包括:責任中心界限劃分、責任會計制度、績效衡量指標、內部移轉計價制度、獎勵辦法等。
    大多數企業依組織架構,設計部門由上往下之編號方式,系統據以進行部門別的資料統計及分析。此種作業方式,可先過濾「分公司別」的狀況是否正常,若正常即予以跳過,不正常才往下繼續查詢該分公司相關「部門別」的資料。可幫助高階管理者掌握大量資料所傳達的訊息,快速發掘問題所在,即時作出管理決策。
     
    部門代碼的一致性對財務報表的比較性影響很大,通常財會人員希望部門不要變動,但為因應競爭環境及企業策略的改變,變更組織是無法避免的。那麼部門代碼的哪些變動可處理?哪些變動不可處理?通常新增部門代碼較無問題,若是原有部門拆成兩個以上部門、或原部門代碼改歸其他性質部門(如生產部門改為採購部門)等使用則較麻煩,因帳務上歸類不同(製造費用改管理費用)。
     
    另,部門代碼在人事部門、前端模組(如業務部門)、責任中心若設定不同,系統又未提供不同部門代碼設定之對應功能,則全公司最好採一致性處理,避免模組間無法整合、比較。
     
    四、會計科目異動(新增、刪除及修改)需有適當之控管:
    會計人員可自行維護及編輯會計科目表中之大分類、小分類及會計科目,但是當大分類底下有小分類存在時,則此大分類不得修改及刪除;當小分類底下有會計科目存在時,該小分類不得修改;已入帳傳票之會計科目,即使該年度後續期間不再使用,該會計科目不得修改及刪除。
    例:
    支票存款-華南#123→支票存款→銀行存款→流動資產→資產
    (會計科目)      (小分類)   (大分類)
     
    五、傳票作業
    序號控制一向是內部控制中確定單據完整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導入資訊系統時,這個觀念是否仍存在?
     
    傳票編碼必須考慮年度、月份、資料保存期限等因素,那麼傳票號碼採月序號與日序號有何不同? 採月序號的編碼方式,可能發生會計交易發生在後的日期早於會計發生在前的交易。
     
    不同模組產生的傳票是否須另有總號控制(即不分模組種類)、作廢傳票之代碼是否保留或轉為其他傳票使用?都是ERP系統導入時最常被財會人員質疑的問題。
     
    舉例說明日序號編碼方式:
    傳票代碼 ssyyymmddxxx 由電腦自動產生,由12 位數字組成,其中 ss 是交易產生之模組別,yyymmdd 表示傳票交易發生日期之民國年、月、日,不是傳票輸入日期;xxx 是三碼流水號,每天歸零計算。
     
    傳統總帳為獨立之系統,可直接輸入傳票產生財務財務報表。不過ERP系統使總帳系統成為整合的工具,其他模組的交易資料彙列至此系統產生傳票,其他如預算預測、責任中心會計、合併報表等功能亦擴大其功能。所以總帳系統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會計交易之借貸科目判斷,而須對其他模組使用到之會計科目及分錄做全盤規劃。
  • 2013.04.22
    以平衡計分卡模式協助企業整合資訊系統更多
    以平衡計分卡模式協助企業整合資訊系統
      
    -以y公司為例
    作者:郁傑營創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蘇寧瑜 

     
           為瞭解企業過去引進不同之資訊系統,以及相關之作業流程改造,彼此之間為何無法整合,也無法衡量其導入效益?本研究參考平衡計分卡下鑽(drill down)功能,探討個案公司過去結合企業再造之資訊系統導入狀況,評估其在各構面資訊蒐集之缺口,並提出建議。
     
    彙列本研究目的如下:
    1.以平衡計分卡的模式整合企業資訊系統,是否優於傳統資訊系統的發展模式?
    2.如何以平衡計分卡的模式整合企業資訊系統?
    3.依平衡計分卡的模式,探討個案公司過去發展資訊系統之缺口?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發現及結論:
    傳統資訊系統之發展模式所提多項主張,仍適用於平衡計分卡模式。不同的是,平衡計分卡將資訊系統與策略目標、衡量指標間之關係更具體化,強調其因果關係,可避免資訊系統各自獨立,造成資訊分散或不一致,提升資訊價值及可用性。

    傳統資訊系統之發展模式相對BSC模式之資訊蒐集缺口如圖1,主要包括:
    1.未明確區分策略目標為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等四大構面,並串連其因果關係。
    2.衡量指標之間並未串連因果關係及平衡狀態。
    3.未明確依上述衡量指標,界定蒐集或產生該資訊所需之資訊系統及作業流程。
    4.不同的資訊系統係各自獨立評估、導入及進行相關的流程改造。
    5.未做更詳細的作業分析及績效衡量,以利策略資訊(衡量指標)之蒐集。

     



     
    平衡計分卡(BSC)能有效串連策略、衡量指標、資訊系統、作業流程、預算、績效評估等因果關係,並進行策略假說測試、學習、修正,以持續監測及改善蒐集策略資訊所需之作業流程及資訊系統,所以可用來整合企業資訊系統。
    以資訊系統觀點來看,平衡計分卡可用來整合不同交易性資訊系統產生之資訊,將資訊轉換為知識、智慧,亦證明其可用來整合企業資訊系統,參見圖2。
     



     
    以平衡計分卡(BSC)四個構面衡量指標之因果關係,探討Y公司1994年至2002年結合企業再造之資訊系統發展過程,可以發現其已配合策略性目標及管理需求,不過仍有部分作業流程及資訊整合之資訊蒐集缺口,故建議其進行更詳細的作業分析及績效衡量,並以平衡計分卡串連資訊系統與策略目標、衡量指標間之因果關係,避免資訊系統各自獨立,造成資訊分散或不一致。說明如下:

    1.財務構面:可由現行資訊系統取得資訊,不過,落後的財務性指標,管理上較不具即時性。須往下探討其他構面領先指標之變化,瞭解營收降低之問題所在。

    2.顧客構面:現行資訊系統無法有效計算「顧客獲利率」,其中「顧客別服務成本」係其資訊蒐集的缺口,須進行較詳細的行銷、銷售、配送、客服等作業流程分析與成本拆解 (建議參考作業成本管理ABM)。
    營業費用的投入與其合作夥伴經營績效提昇的關聯性,係其資訊蒐集的缺口,亦須進行較詳細的作業流程分析與成本拆解。所以,須往下探討影響顧客構面績效之相關作業流程。

    3.內部流程構面:每種資訊系統都是針對特定的管理需求,不過,尚無串連整體作業流程之績效評估功能,此係其資訊蒐集的缺口。為瞭解進行中的流程如何影響績效指標,有必要對本身及跨組織流程進行更詳細的作業分析及績效衡量(建議參考作業成本管理ABM)。也要整合可以視需要快速調整資訊系統流程架構的工具,並能對流程的作業執行狀況進行管理。

    4.  學習與成長構面:
    已於2002年以企業入口網站(EIP)架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以及行銷、生產方面之知識管理系統(KM),以因應此構面資訊蒐集的缺口。
    內部流程構面之作業流程運作、學習與成長構面之員工及資訊系統的能力,兩者互相影響,所以,如何整合作業流程與資訊系統,是其獲致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如何整合不同交易性資訊系統(指ERP、SCM、CRM等)產生之資訊,將資訊轉換為知識、智慧的流程,亦是Y公司未來須進行的工作。

    後續建議:
    近年來,企業對資訊系統的盲目狂熱逐漸冷卻,開始嚴肅地思考資訊系統對企業的意義,逐漸擺脫過去以應用系統為核心的思考模式,轉而以企業流程為核心重點,故彙列本研究對產業界之建議如下:
    1.許多資訊系統導入的成敗關鍵在於流程,而非系統,故須考慮資訊系統的關鍵流程
    及導入順序為何?是否增加全流程的效率?或只是增加其中作業(activity)的效率,卻對流程沒有明顯的幫助?
    2.企業可能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資訊系統,每種都是針對某種特定的管理需求,
    如SCM與CRM的分析功能。不過,除非這些功能的設計,是從宏觀角度對企業整體進行全盤考量,企業知道如何從各自獨立的資訊系統蒐集所需之資訊,並瞭解其背後之作業流程,否則得到的資訊仍是不整合或不一致。
    3.若能結合平衡計分卡(BSC)之策略管理,以及作業成本管理(ABM)之營運管
    理,可協助企業尋找真正與策略性目標相關之關鍵作業流程,確認資訊蒐集之必要作業流程,並整合不同資訊系統產生之資訊。
     
    本文結稿時,正逢全球 SARS 疫情持續蔓延,許多人的工作方式開始轉變。在種種工作應變措施下,企業和個人最急迫的課題即是e化的建置狀況。對企業而言,以前e化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現在因為SARS風暴,很多企業充份感受到e化建置、增加運用資訊系統能力的迫切性。另,目前有一種趨勢,專業的資訊系統逐漸由該領域的專業人員直接設計出來,
    期盼本研究多少能得到更多非資訊專業人士,對提昇資訊系統整合性及使用能力之重視,並投入研究。

    (此文摘錄自民國92年11月15日於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2003提昇臺灣執行力學術研討會”之發表內容)
  • 2012.12.12
    企業菁英充電交流會- 郁傑營創更多
     二代健保     證交稅

     企業策略   
訂閱電子報
  • |公司簡介|
  • 最新消息|
  • 財務輔導平台|
  • 數位學習|
  • 中小企業網路大學|
  • 聯絡我們|
2012 © Gloria & Partners L.T.D.郁傑公司、安傑公司、安傑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TEL:02-2321-1681   FAX:02-2321-0338   E-mail:gpl.cpa@u-accounting.com
Address:10F, No. 87 Sec. 1, Ho-Ping E. Rd.,Taipei, Taiwan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87號10樓